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常见用药及耐药机制简述
靶向药在肿瘤领域的治疗已经并不陌生,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阳性算是很典型的一个代表,靶向药应用成熟,已逐渐作为一线治疗。EGFR基因19、21突变:易瑞沙、特罗凯、凯美纳;
EGFR基因18、20突变:阿法替尼;
EGFR基因T790突变:AZD9291。
肺癌目前已有靶向药三代,均已批准上市,尤其最近加速批准的AZD9291,备受关注。
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常见用药及耐药机制简述
靶向药耐药的问题目前无法避免,但这也是以后研究的重点。目前针对EGFR突变耐药的原因,已发现几点因素,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下。
T790M突变
EGFR20外显子T790M突变是首个被发现的EGFR-TKI耐药机制,最为常见,约50%~60% EGFR-TKI治疗后的患者会出现T790M突变。
目前被批准的奥希替尼(AZD9291)就是针对这一突变的。
组织学病理类型改变
细胞的病理类型改变也是其中一个耐药原因。如由肺腺癌转为小细胞肺癌,针对小细胞,对化疗敏感,可接受临床化疗治疗方案。
MET扩增
MET扩增也是研究发现的另一个耐药机制,约占5%~22%,跟T790M突变一样,MET扩增也可见于没有经一代EGFR-TKI治疗的患者,属于原发性耐药机制之一。
克唑替尼是ALK/c-MET小分子抑制剂,FDA批准克唑替尼上市基于两项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目前有临床试验针对MET扩增这一情况的研究,INC280,取得一定的疗效,期待更好的临床数据。
攻破耐药这一大问题将是医学领域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相信以后一定会有所突破。
谢谢楼主分享,认真学习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