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为什么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都交给了资本家?(值得一读)
本帖最后由 nogamze33 于 2018-2-19 09:05 编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g0MDI1Nw==&mid=2652198011&idx=1&sn=acd824ed97724dea9581102a0610a577&chksm=bd605fd58a17d6c3f2103378a875d9fe019c65698f95e8163fe8f6aabb38c2c87b3d5b1adca7&mpshare=1&scene=1&srcid=021849uaUFIkGJtRbJ0P6aXz#rd
-----------------举个例子,别的国家都有强仿,世卫组织(WHO)允许强仿——你不用做研发,把人家的药拿来仿制就可以。比如治疗白血病的格列卫,是瑞士诺华公司的产品,在中国一盒卖23000-25000元,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而生产的“格列卫”仿制药一盒200元,连它1/100都不到。很多中国患者吃不起格列卫,就买的“格列卫”仿制药,药效达到99.7%。中国有最大的白血病人群,因为人口基数大,可是国家没有任何政策鼓励生产仿制药来保护老百姓。
玛雅:更为讽刺的是,去年国内有位白血病患者因为网购生产的“格列卫”还被起诉。
这背后的问题是,我们的管理结构需要调整。中国在前30年那么穷的时候,为什么老百姓能看得上病,吃得上药?1949年刚解放时一支青霉素一根“大黄鱼”(金条)都买不到,那不就是今天的奢侈药吗?那时候我们怎么做的?国家组织大规模生产,实行补贴,流通是国家三级批发。新中国最早建的药厂是华北制药,大量仿制青霉素,就把青霉素从奢侈品变成了“白菜”,2分钱一支,老百姓当然用得起。
所以你看,当年条件远不如现在,但只要抓在关键环节,一举就能解决问题。医院是国家办的,医务人员是国家培养的,药品是国家生产的,流通也是国家控制的。医药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合作体,费用很低,老百姓就能看得起病。
过度竞争将中国药企锁在产业低端。---------
说明还不是全部或真正看重民生..., 当官的不担心吃不起吧 求国家也为癌症患者们出点力 因为我国参加了国际版权公约,禁止仿制格列卫等原研药。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与国际接轨取消除国家元首以外任何人的医疗特权
本帖最后由 nogamze33 于 2018-2-22 15:08 编辑珠峰的星空2010 发表于 2018-2-21 08:56
因为我国参加了国际版权公约,禁止仿制格列卫等原研药。
但是可以国家与药厂谈判要求它进入中国价格必须按照消费能力,必须降价。否则我们开展医疗互助合作,国内医院可以与比如阿三医院合作让患者用上他们的仿制药。要真正关心老百姓办法一定比规定多。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与国际接轨取消除国家元首以外任何人的医疗特权。整个国家医保账户也许会每年多出数万亿。 是的,所以吉非替尼(易瑞莎)等药品近年来大幅降价,并随后进入医保乙类药,惠及了数十万计的患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