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曲 发表于 2019-8-15 16:54:18

线下活动丨8月14日福州线下活动圆满结束

线下活动丨8月14日福州线下活动圆满结束


肿瘤的治疗方法日新月异,传统的手术、放化疗和靶向治疗总是不能满足需求。免疫治疗的诞生,无疑开创了新的治疗变革,也被寄予厚望!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的数据显示,免疫治疗将晚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整整提高了3倍有余。
8月14日,与癌共舞福州线下活动圆满结束。与癌共舞论坛邀请福建省肿瘤医院的林根教授及其团队讲解免疫治疗的关键要点。
讲座会
▲与癌共舞论坛创始人瓶子致开幕词并介绍了“与癌共舞”的发展历程

免疫治疗概述
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吴标医生

了解肺癌肺癌是指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又称为支气管肺癌。
肺癌细胞可以破坏周围的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并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全身多个部位,因此血液供应较丰富的脏器容易出现转移,包括不同的肺叶和同侧的胸膜腔、骨骼、肝脏、脑、肾上腺等。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从机制来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通过调动体内T细胞浸润肿瘤并识别相关特异性抗原,实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领域,PD-1抑制剂Nivolumab(O药)和Pembrolizumab(K药)从二线治疗出发,打破传统化疗的疗效限制成功晋级,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基于PD-L1表达进行患者筛选的合理性。

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Nivolumab(O药)是最早在SCLC(小细胞肺癌)领域开展临床研究的免疫药物之一。目前,它除获FDA批准用于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或以上治疗外,其联合Ipilimumab(伊匹木单抗)的方案也被NCCN指南推荐用于SCLC二线治疗
Pembrolizumab(K药)是最早报告维持治疗结果、复发SCLC人群中免疫联合化疗结果的药物。


免疫治疗的人群选择
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林根医生
哪些人适合免疫治疗虽然有相关证据显示,越早接受免疫治疗,患者的生存率越高,但免疫治疗不是“万金油”,不是所有肺癌患者在确诊之后都建议立即使用PD-1/PD-L1抑制剂进行治疗。

预测PD-1疗效的相关研究,找出以下几种预测因子:PD-L1表达水平、TMB、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及其他提示可能有害的基因。
哪些患者可能疗效不好
以下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可能疗效不好:
EGFR突变、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第一次和第二次治疗时,一般不做免疫治疗;长期服用激素、抗生素的患者;一般情况差(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肿瘤炎症反应明显,很可能疗效差(我们的临床经验)。
免疫治疗副反应
福建省肿瘤医院苗茜医生

免疫治疗现状免疫治疗为肿瘤治疗领域开创了新的治疗局面。目前在国内外上市的PD-1/PD-L1抑制剂一共有九种。


副作用机制免疫治疗副作用整体发生率低于化疗,所有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6%,耐受性良好。
PD-L1抑制剂和PD-1抑制剂的副作用有些许差异,PD-L1抑制剂能保留巨噬细胞PD-L2的功能,避免间质性肺炎(ILD)等副作用的发生。
不同的癌种,副作用发生率不同。相比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黑色素瘤患者有更高的概率发生消化道和皮肤相关副作用,肺炎发生率较低。相比肾癌患者,黑色素瘤患者更容易发生关节炎和肌痛,而肾癌患者常发生肺炎和呼吸困难。
不同的药物产生的副作用也有不同,如Atezolizumab(T药)具有最高的致甲低、恶心、呕吐的风险;Nivolumab(O药)毒性谱较窄,但致甲亢和甲低风险稍高;Pembrolizumab(K药)主要导致关节痛、肺炎和肝脏毒性。
认识副作用
皮肤相关的副作用是免疫治疗中最常见的副作用,而内分泌相关的副作用是最不容易被发现的。
副作用在肺部的表现五花八门,是最令人头痛的副作用,可表现为:隐匿性肺炎、磨玻璃结节、间质性炎症、非特异性肺炎、肺出血等。
副作用处理一般出现中度(2级)副作用时应暂停免疫治疗,如症状和/或实验室指标降至1级以下可恢复治疗。症状持续时间大于1周,应开始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0.5-1mg/kg/天或等效药物)。

免疫治疗假性进展
福建省肿瘤医院郑晓彬医生

假性进展定义假性进展(Pseudo-progression)是指免疫治疗初期出现原有病灶增大或出现新病灶,之后出现病灶缩小的现象。这类患者通常体感良好,肿瘤相关症状(乏力、食欲下降、消瘦等)有改善。
郑医生分享了一个免疫治疗假性进展的案例:77岁男性,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Ipilimumab治疗,基线水平CT显示肿块19mm。

治疗12周后,CT显示肿块29mm(和基线水平相比增加53%)。治疗24周后,CT显示肺部肿块长轴缩小至12mm

假性进展原因
假性进展的可能原因包括:
1、在免疫应答升高阶段肿瘤持续生长;
2、由于T细胞过度活化,在初期的影像学评估上未见的病灶和现有病灶发生炎症反应;
3、免疫治疗初期瘤体增大或出现新病灶,考虑与肿瘤细胞受攻击后大量坏死物堆积或免疫系统激活后淋巴细胞的浸润有关。

鉴别假性进展目前还没有明确临床评价标准,多数鉴别方法都是基于临床经验。
影像学上进展,但患者体重下降,乏力和疼痛等症状改善,特别是多个病灶同时变化,则考虑是“假性进展”。
如果患者在开始免疫治疗的二个月之后出现体重下降、乏力和疼痛加重等症状,影像检查显示进展很可能就是真的进展。
免疫治疗超进展

福建省肿瘤医院张龙凤医生
超进展定义
目前,一般认为在免疫治疗后肿瘤进展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方可判定为HPD(超进展):治疗失败时间(TTF)时间<2个月;肿瘤负荷相比于基线期增长>50%;免疫治疗后肿瘤生长速率(TGR)增加>2倍。
超进展原因从2016年免疫治疗超进展的概念提出后,医学界一直在探索有效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避免或降低超进展风险。目前,医学界认为年龄、基因、转移灶和微环境四个因素可能与免疫治疗超进展有关。
超进展应对策略如果患者发生免疫治疗超进展应该立即停止免疫治疗,并进行临床评估、影像评估。同时,建议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寻找超进展发生的原因。
现场问答临床数据揭示的是人群中的普遍现象,但是每个患者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抗肿瘤治疗最终要实现的就是“个性化”治疗。面对患者和家属的问题,在场的五位医生分别给予专业解答。
圆满结束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活动的最后,参加活动的朋友们一起合影留念,记录这珍贵的一刻。
现场活动大合影
没能参加我们活动的朋友也不要心急,我们会抓紧时间剪辑线下活动的录制视频,请关注我们的“与爱共舞订阅号”。

大风打更人 发表于 2021-1-23 10:57:4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线下活动丨8月14日福州线下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