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丘的旅行 发表于 2020-11-10 14:44:06

免疫治疗期间的贫血 要小心了?真实案例

本帖最后由 小山丘的旅行 于 2020-11-10 14:48 编辑

案例-冉彤家:
    使用K药7次后,皮疹严重,血红蛋白下降到了43左右。

    一般这种情况,我们会想到升血或输血进行纠正。但考虑病症非急性,且可能存在的免疫性溶血反应(药物影响),需要对症处理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为此,医生给予穿刺病理,明确血红蛋白下降明显的原因后,对该患者使用500mg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冲击三天,后续80mg维持,并逐渐减量到10mg/天。
    目前:血象开始上升恢复状态!
-------------------------------------

·说明
    免疫治疗期间的免疫性溶血:由于免疫药物的调节影响,体内产生了自身抗体或者补体,通过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游离于血清中,加速红细胞破坏。


·大概类型:
    急性和慢性。药物诱发、感染性(微生物的直接破坏或通过免疫机制)等等。


·处理思路:病因处理,纠正贫血 改善症状。
    建议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处理,如果是免疫性溶贫,激素是常用处理药物。如病情很严重时,除了考虑输血外,可以加丙球或者血浆置换。但这种方法作用不持久。

    ①病因处理,比如感染性的免疫性溶血,以抗感染为主;药物所致溶贫,应停药等;对于药源免疫性溶贫的处理,激素(抗免疫药物)一般有不错的疗效
    ②纠正贫血:如果血色素掉的厉害,为了支持纠正贫血状态,需要输血。但考虑到免疫性溶血患者可能存在抗体配型问题,可能有加重溶血,所以会特别慎重,病理明确是可行手段。有必要输血的,那就需要对血液进行处理后输注。比如红细胞悬液或洗涤后的红细胞

·建议:
    适当补充叶酸。如长期治疗溶贫的,可以考虑铁螯合剂帮助

·攀医僧提醒:
    溶贫,需明确并纠正病因。比如pd1后溶血的患者,病因不纠正,输血没用。但如果贫血症状严重,则考虑输血纠正。临床上很多治疗,需要考虑平衡,很难有1+1=2的时候,时期不一样,处理考虑也不一样。
    大剂量激素主要副作用是加重感染 消化道出血 股骨头坏死。临床上,除非是先天性遗传病和输血导致急性溶贫(少见),慢性溶贫很少用到这么多激素。
    另外,短时间静脉大剂量500mg甲泼尼龙的用药,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循环性虚脱等症状,用药需医生处方及院内检测进行。

·阳光提醒:
    抗癌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了PD-1/PD-L1治疗的副作用。及时和主治医生联系处理。避免因病情耽误,导致毒性等级加重,不仅耽误免疫用药,而且很大可能会终身禁药的。


感谢冉彤小姐姐热心有爱的分享及帮助!

W琴(常鲜缘) 发表于 2021-3-29 12:47:47

哪些检查才能确定免疫性溶血,我妈妈现在抽出去的血,血怎么补都没有上来。

Michael-Zhong 发表于 2023-6-9 15:07:23

请问穿刺病理取得的是骨髓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免疫治疗期间的贫血 要小心了?真实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