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抗癌迈入八年,我和妈妈的心理治疗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312275 40 心理咨询师诗言 发表于 2021-9-15 19:02:36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心理咨询师诗言 于 2021-9-28 14:05 编辑
" A4 B) j+ ^' ^4 m+ X0 K
6 c- P1 z; G0 ?, I7 {% M- P2 }    5 Y; S) a1 D: N
  2021年9月15日
) b; y' F" ]6 V* X, v) T- ]& n3 c  S9 I) p- Z0 ~; d( p
       论坛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诗言。和大家一样,我也是因为癌症走进了这个论坛。当然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因为母亲的病情,我需要开导她也需要开导自己,所以我开始学习心理学,考取了一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的证书。当我发现心理学可以给母亲的治疗以及我自己的生活带来一些光亮的时候,我又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希望能为这个群体甚至社会做些有价值的事。所以我选择放弃了政府公职,转行投入到心理教育的行业。就这样,17年开始,一边陪母亲治疗一边做了一个自己的工作室。这一次应鹰版的邀请,我也在论坛享受福利这么多年了,是时候回馈让爱回流了,所以在心灵工坊版块成立之后,我们几个小伙伴一直在探讨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支持到大家。
4 E: ]# @8 S& m; E' d. N7 d  j5 x4 }  Z* ^0 }" }0 A# Q1 ^
    一直以来,论坛里有很多分享走过五年、七年、十年的治疗贴,这些帖子给大家提供了很多新的治疗思路。我就是其中一个受益者。七年多来,我通过认真研读,仔细琢磨、不耻下问等等,也摸索出了一条自救的路来。纵观整个论坛,帮助我们从身体上去调节、治疗的指导有很多,而这次我想换个角度去分享一下妈妈和我这七年多的心路历程以及是如何从心理上调节的一点点小经验、小心得。# V) c4 p: T8 A9 a# x7 X' I% V5 c
6 }3 g, e- g8 Q3 \; w* n
    先谈谈家属的心理成长经历吧!
, L; j/ T: F, u! U
; J2 y/ }2 D5 h! B% b3 X+ h4 C    2014年9月,妈妈因为咳嗽总是不好,入院检查,结果这就中了头彩。那时的我刚刚生完宝宝还在月子里,你们能想到那个百感交集的心情吗?我的整颗心就像被绞肉机搅碎了,绞完再继续绞,反复的绞。身份上刚刚晋级当了妈妈,但其实心智上根本不会当妈妈,自己还是小孩,就稀里糊涂当了妈。(这就是中国年轻人组建家庭时对如何当父母这方面知识的缺失,包括现在很多年轻人,根本对当父母这件事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一无所知,只是因为生理条件达标了就随便要了孩子,这其实是对自己及孩子的人生不负责。在此说句题外话,准备晋升父母的年轻人们,一定要提前去上一些父母课堂这类心理相关的课程,因为一个女人生完孩子,往往身体和心理上要承担的更多,一旦老公的关爱跟不上,真的很容易造成夫妻的矛盾,从而导致冷战、争吵甚至离异。扯远了,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跟大家聊聊家庭教育这部分,继续回忆哈)9 Z$ P+ s0 ?4 y+ f6 n' @2 e, L
# a# A4 M2 T5 x* h7 C* K
    一面是新生命的降临,一面是医生对于生命倒计时的判决书,我整个人就是一个被撕裂的状态,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说来就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咋活了,要不就别活了?不活还不行,孩子不能没妈啊,我不活了谁管我妈谁管我爸啊?咬着牙硬着头皮活着吧。这就是我最初的心理状态,每天时刻警惕担惊受怕,然后不敢和原来的朋友、闺蜜再过多的交流,几乎就与所有老朋友断了联系了,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生怕被别人笑话“该!得瑟吧,看你妈得癌了,看你还得瑟不!……………”其实真没人这么跟我说过话,但我那时候就敏感的草木皆兵。(我们不想让别人知道,这是因为我们强烈的自尊心和自卑心在作怪。我们怕被嘲笑,怕自己二次受伤,怕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所以我们干脆就突然消失吧。回过头来再看,我想分享给大家的是借用张德芬女士的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外界一切的呈现其实都是我们内心投射出来的结果。就像A说了一句话“呦,你今天真好看!”不同的人理解出来的意思就不一样,B很阳光,很不拘小节,可能她理解的意思就是我真的很漂亮,谢谢对方的赞美。C可能有些自卑和敏感,理解的意思也许就是我今天是哪穿的不对吗?她干嘛阴阳怪气的讲话?这样穿不好看吗?哎,那明天不穿了。同样一句话,B和C理解的完全不一样,不是因为A说了什么,而是B和C内心早在A说出口之前,就已经跟自己说过这些话了,所以不管A说什么,那都是自己想法的投射而已。)
0 B) d: H2 v- T4 h4 |, F! y
( d- u2 K) {7 e" S
% [  R% [$ O, a6 }* A: J4 F$ I     记得我妈确诊的那天,我提前把我爸妈支回宾馆了,我自己去取的报告。拿到报告的那一刻,我根本站不住,四肢发软,头重脚轻,手心冒汗,如果拍成电视剧,那时的我一定是全身被恐惧的黑雾笼罩,真的是不知道胳膊腿都应该放在哪,我该干什么,躺着还是趴着?好像自己不属于这个时空一样。我问自己,我二十几岁就要没有妈妈了吗?没办法!我根本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啊。拿着报告,晃晃悠悠的往酒店走,一路上,路上的行人都在看我,我边走边失声的痛哭,就是啥也不顾的痛哭,就像世界可能只剩我一人了,我要肆无忌惮的哭。后来走到了宾馆楼下的餐馆,竟然还哭着吃了一点面(应该是想给自己一个冷静的机会平复一下情绪)。哭完了,把眼泪擦干,洗了洗脸,我意识到,我绝对不能让我妈看出来我哭过我难过过。我这人小的时候就这样,好吃的我都想留给父母,坏的烂的不好的我就留给自己。所以,我不能让我妈有心理负担,我要成为她的天,天塌下来了,我付出任何代价一定要撑着!就是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产生了,我擦干了眼泪,还对着镜子练习了一下如何笑,笑得是真难看。那时候一瞬间我想到了周星驰的一句台词:“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对啊,人生中真正需要演技的时候来了,演不好,就留不住妈妈,演还是不演?
+ h4 N; ]0 A. S8 |$ L- f9 g( n$ X  V- n$ S* n
    后来回酒店是爸爸给我开的门,我瞬间就眉开眼笑,轻松的像什么事都没发生。我跟他俩说可能是癌,但是非常轻,你们不知道现在治疗手段都可厉害了,放心吧,没事哒!我给你们联系最好的医生!哈哈哈…
$ E$ J8 k$ b4 F- w2 S* [- y* U" c: |
    因为我的轻松,父母沉重的表情也放松下来,屋子里紧张的气氛逐渐消失了,我能感觉到,我演的还可以。从妈妈确诊到现在,我没有在她面前流过一滴眼泪,不管多难多苦,我都笑甚至还拿她开玩笑、打趣,所以妈妈一直也没陷入受害者的心理状态,也一直没有博取任何人同情的心理,并且很坚强乐观。(受害者心理:如果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弱者和受害者,就会总是期待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并认为理所应当,因为我现在是受害者,已经非常可怜了,同时对别人的忽视和拒绝感到不满。对他人和关系缺乏信任,导致没有安全感,自卑、缺乏自信心。慢慢还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和价值让别人认可、喜欢,所以在关系中会表现的迎合、讨好他人,或者回避和控制他人——博取他人同情。久而久之,会经常感到挫败和自责,引发难过、生气、担心和害怕等负面情绪和感受,以及焦虑、疑病、恐惧、强迫或抑郁的心身症状。)
8 u4 o" K' `7 T- \3 |
  I, _4 c  R2 A! s4 T" v0 T    总结一下,检查之初,做为家属,请一定要沉得住气,家属就是患者的天,务必不要在患者面前哭,你一哭,患者的勇气就会没了一大半。你一笑,患者心理的负担便能小很多,心理压力也没那么大了,这对他们的治疗,帮助可是非常大的!家属一定要快速成长自己,你没有时间跟患者一样在那里悲伤和难过,你的维度一定要高于患者,这样才能真正支持到患者,为他们的生命争取更多的时间!
: \- F; Z9 |: ^$ y7 D. M+ p7 e; W" c; q
    然后我就开始了陪伴我妈抗癌的生涯,只要在我妈面前,我就装的特别轻松开心,我还给我妈下了14年最火的综艺《跑男》,“强迫”她看,跟她一起在病房里看。当然那个时候我还学会了撒谎,总是有些人问我妈早期还是晚期,我都说早期,接着那些不开眼的人还会继续补刀问道“早期咋不手术”,我心里其实都已经掐死这些没眼力价的人一百八十遍了,但我还会继续装的很懂、很轻描淡写的样子回答他们,“因为我妈那个病灶位置不好,一手术容易碰到大动脉所以就不手术了”。其实,我都是演给我妈看的,她只要看到我是轻松的,欢快的,就会觉得自己病得不厉害。因为常人的心理肯定都会觉得如果是很严重的病,我女儿不可能这么轻松,那得多没心没肺。总之,说了很多遍,最后说的我妈都相信了自己病的并不严重!% |6 r  w6 V! w& F

. C5 r# u" C% x* P) o8 o* M    和大家一样,我们历经了各种取病理、基因检测等一系列流程,大概一个月才拿到完完全全确诊可以入院治疗的允许。这一个月真的是漫长的一个月,对于刚确诊的家属们来说,可以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建议,抓紧时间去学习吧。现在与癌共舞的论坛里给大家提供了非常多的理论知识和案例总结,相比我们14年那会要方便很多。家属一定要先稳住自己的情绪,因为只有定才能生慧。你在有情绪的时候做任何决定都是有风险的。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走上专业咨询的道路,那是怎么安抚自己情绪的呢?因为我内心坚定了一个信念。我不断地问自己我要什么?内心有个很清晰的声音,我要我的妈妈活着。所以那时候我把一切都放下了,孩子、工作甚至是家庭。在生死面前,我只能先选择活着。那么,目标很清晰,接下来就是行动!我准备了一个大号的记录本,开始在网上查各种资料,查各种英文的代号,然后记录在上面。不断地去阅读那些活下来并且生活质量很高的案例。真的,如果一个月,你可以废寝忘食的去学习,一个月后,你的内心会安定许多,好像做一些决定时开始有把握了。不然刚得病的人总会犹豫不决,到底选择A还是选择B。这一切都因为积累的经验少,就是懂得少。所以既然上天把这个中奖的机会抛给了你,你别无选择,唯有学习来升级自己的内在,升级自己的装备,不然怎么打怪?
& \/ u0 s1 ]; P  E
- x' D" Z: \4 B: s9 H& a    再一个,检查之初,孤独感恐惧感是非常强烈的,所以一定是需要报团取暖的。14年那会,每天就是泡论坛泡网站,然后就结识了一批当年的患者家属。我们自己建了一个群,全是年龄相仿的姑娘,大家在里面分享治疗经验、分享好的医生资源,再吐槽一下上天的不公,确实缓解了一部分焦虑的情绪。有句话说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件事,是的,但报团取暖可以让我们以为有,至少自己不那么孤单,不是孤军奋战。因为孤独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W- x; ]1 x+ s6 t  y( O
, |: G$ R2 U' q/ d5 O/ j
    14年12月发生了一件事,直到现在都还在深深的影响着我。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姑娘荣晓琳,她是从澳洲回来专职陪母亲看病的,我也忘了我们两个是怎么在网上认识的,那时候我们都是什么也不懂,一发现好的治疗方案马上就发给对方,这行为就像黑暗的世界里点亮了一束微弱的烛光,我们的心好像有点缝了,光可以洒进来了。晓琳是一个特别好学的姑娘,在群里最不耻下问的就是她了,从她的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以前求医,医生不搭理我们,或者回复的比较少,我就不好意思再继续问下去了,自从接触了晓琳之后,我的脸皮是越来越厚。当然了,不耻下问的前提绝不是什么都问,最最基础的一些知识自己一定要掌握,把宝贵的时间留给重要的问题。
% C- w+ P2 m: g& u! G
# ?" ~9 h* w2 K8 E$ w  |3 `$ L    12月,我带着妈妈两次化疗后的结果踏上了去北京寻医的道路,想看看化疗后有没有手术的希望。我当时就是一个刚生完孩子,体态臃肿毫无生存斗志的一滩烂泥。头也不洗是脸也不洗,带个帽子带个口罩,随便套件衣服就出门了,因为我根本没有心思去打扮自己,甚至我认为我连笑一下都是有罪的,我是对不起妈妈的,她此刻正在遭受化疗之后带来的痛苦反应,而我不可以笑,不可以看任何让人开心的节目,笑了,那就意味着背叛。可当我到达北京的时候,见到晓琳的那一刻,我彻底改观了。晓琳的妈妈是晚期宫颈癌患者,我以为我们会是两个极其颓废的人抱在一起痛哭。然而当时站在我面前的姑娘,穿着干净大方,黑色的呢大衣,黑色的皮靴,黑色的皮包,一头干净的长马尾,还化了淡淡的妆。那一刻我突然觉察到了,一个人外在的体现就是她内在的呈现啊,即便外面已经兵荒马乱了,但内心仍然安稳坚定冷静从容。晓琳为什么会为了她妈妈,放弃了一切,那么努力的学习,全国的奔走,都是因为她有一个积极阳光的精神状态!而我再看看自己,每天我都不爱照镜不爱看自己,那别人呢,别人肯定也不愿意看我这一张哭丧的脸?我还能给我妈营造好的治疗环境了吗?所以从北京回来后,我每天开始认真的对待自己的生活,积极抗癌的同时,我也要照顾好自己,起码外在不能像以前那样,好像活不起了,我要干干净净、立立正正的。至此,陪妈妈抗癌的路上,我真正决定要积极面对未来的洪水猛兽了。(为什么好多人在亲属确诊后,只要是有些娱乐活动,心里就有愧疚感呢?这是我们内心的“忠诚”在作祟,在我们人类的精神领域里,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百善孝为先;为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千万经典,孝义为先;”这些关于孝的古语,已经深深烙印在世世代代中华民族的DNA里了。我们以为不玩、不笑、不聚会、不外出等等拒绝一切娱乐活动的行为就是孝就是忠吗?恰恰不是。孝是把祖辈的财富传承下去,而什么是祖辈的财富,就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好好的活下去,调整好自己的生命状态,荣耀父母的生命,荣耀家族。那照顾好自己其实才是孝顺的第一步,给自己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让生活回到正常状态,同时去学习一些强大自己内心的课程。有句话好像是倪萍姥姥说的,只要自己不想倒,任何人都无法将你推到。所以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的治疗或者说是调整应该先于身体疾病的治疗。外在身体疾病的显化,多数也是由于心里症结长久解不开,气滞郁结,从而变结节、变肿瘤。)7 I: `, D: _* R! K( ]& C
4 x2 Y) b+ w5 p( ]% m( K
    暂时先分享到这,这几天我会继续更新,心路历程才刚刚开始,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如果你有问题,也可以给我们留言,也欢迎进群和我们一起抱团取暖。1 C) E$ B7 F2 S

+ ?0 m5 _' `0 z3 P    未完待续…
$ {1 B5 G0 d( ~2 D( x

* ]' x( p" j$ y; ?8 }" O5 ~( P; L) o* q! w+ W/ y' B
9月26号
" `3 w5 @# H5 p' Q/ P+ a$ R! ]    最近的压力比较大,明显感觉自己一些焦虑的情绪通过日常生活表现出来。比如会跟孩子发脾气,会容易心急,会容易发生口角等。
' |, S( l; O- l& F- ?* x- t& Q9 c! I3 |& w+ E& d, e3 q
3 @2 A- @, b/ H
   先附一张妈妈最新的治疗记录吧。这几天为什么焦虑呢,因为她头部进展了,然后我们讨论妈妈后续的治疗方案时,医生说,有可能全脑放的后遗症会让她变得痴呆,记不住家在哪等等。这些话好像扎在了我的泪点上。回去的路上,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好在这几年最大的进步是情绪调整的很快。不断地跟自己进行正面暗示,在车里坐了一会就回家了。6 @( C* b9 N8 e
# E% {, X! y0 ]4 z# y- \7 O
   今天下午老爸老妈飞去自贡一家医院做介入化疗和颈动脉灌注,这次我没能陪伴,但总有种母行千里儿担忧的感觉。" c8 e3 V! t& G% x

( k2 i3 T4 e" n   继续回忆2015年的心路历程吧,15年的妈妈已经进入靶向药治疗阶段。我们虽然基因检测是阴性,无突变,但我还是不死心,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每个月以cea来判断是否有效,三个月一次ct复查。15年的妈妈是非常幸运的,靶向药都很有效,但我是每天都提心吊胆的,因为就怕哪一天突然进展。那时候自己也会读很多治疗贴来涨经验,自己也有个记录本记录一些别人家遇到的突发状况,万一我妈也遇到,不至于不知所措。! a! Z5 [! Y  c9 \  _' r
6 ~5 ?7 g+ R; ^7 ?- r/ {
   15年的时候,我还没有接受心理治疗没有系统的学习心理学,那个时候给我最大帮助的就是美国漫威等一系列电影,我本人并不是漫威迷,只是在这些充满超能力的电影里我似乎能找到精神的依靠和支柱。好莱坞的很多大片里展现的故事情节总是能让人在绝处逢生,逆境中翻转,所以每次看完之后,我好像也能获得一些力量。我试着在一些影片里接受死亡这件事。刚开始看到一些主角的离去,会感觉心脏被压抑的快要窒息了,但是电影里的那些人物会擦干眼泪继续肩负使命勇敢的活下去,我在想,我是不是也是上天派来肩负重要使命的人。很多个夜里,就这样一面心怀忐忑一面又有些许希望的入睡了。当然,半夜还是会经常惊醒,总是噩梦连连。
3 Y$ k8 c; F) N' J3 q  u) f
. I! K* i4 L( X& S8 G   15年整个阶段,我还是个非常愿意抱怨生活的人,似乎总觉得生活对我不公平,那凭啥别人就没事,咋就我的生活一地鸡毛?遇到事情的时候也特别爱跟别人吵架、针锋相对,那个时候躯体上最大的反应就是口渴、心焦,做事也是非常不耐烦。就是感觉全天下人都欠我的,我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你们都理应同情我。(此刻,我好想做个捂脸的表情)。
4 C. p! M$ j0 `5 G
1 n1 _3 ~- j- ]( E' a  ]   后来我读到一本书,叫做《秘密》,朗达拜恩的吸引力法则三部曲之一。我才发现我原来是多么的糟糕,因为我内心想的都是抱怨、埋怨和负面的信息,所以我的生活中吸引而来的都是负向的事物。吸引力法则是指(以下来自百度)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规律性的运转,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地球才能够在46亿年的时间里保持着运转的状态。起初,我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总觉得这不好用,因为我多渴望妈妈能恢复健康,那难道我不停的想要健康,我就可以吸引健康了吗?结果16年的一次复查,妈妈的结果并不太好,肺内增加很多小结节。我甚至怀疑这方法没有用。直到后来,这几年持续的学习,才发现吸引力的奥秘。当你急切的渴望健康的时候,其实你的内心是被恐惧填满的,因为你在健康上是匮乏的,所以你的潜意识里更多关注的是不健康的方面,那自然吸引到你身边的人和物都会是负向的。
/ A; E( e/ ^( K
2 ^0 E* a0 F" r7 E7 Z& I4 _   其实吸引力法则是希望我们多去看到我们做到的、拥有的那部分,并且心怀感恩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正确的运用吸引力法则,就是你在内心深处真心的觉得你是富足的,你不需要追逐任何东西,只有在这种发心的状态下,你才能无为,然后无所不为。腾讯上也有吸引力法则的电影,有时间大家也可以了解一下。这套书的作者是朗达拜恩,吸引力法则系列有三本书《秘密》、《力量》、《魔力》。都是值得一看的。
. Z3 ]9 |& s, f2 F: i. V& _5 f8 _% ~7 L( y% w4 v( D: w+ P) f% r1 ?
   当然和一些病友聊天的时候,大家给我的反馈也有静不下心来,就是很烦躁,看书更是不可能的,看不进去。我特别能理解大家,我们的经历很像,所以大多数的心理体验我都有。/ P9 N% `; N  `: z7 N+ p
我在非常烦躁,静不下心来的时候会写日记。在微博上支言片语的写几句,这个方法也推荐给大家。因为当你写字的时候,你是和自己在一起的,跟自己的感受相连接的。我们很多人是不是经常有这种感觉: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莫名其妙的烦;莫名其妙的悲伤,想哭......造成这种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的感觉的原因之一就是跟自己的连接太少了。你只活了个躯体、外壳,你的心灵、灵魂、精神领域已经太久没有照顾到了。所以当你有不知道这种感觉升起的时候,你一定是把自己丢了,要赶快和自己的内在说说话,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的方法,我自己比较好用还有冥想、读《金刚经》静心等等。. E  J) F+ f" Q
* T& x, ^$ H1 [! }% m) p
   提一嘴,我没有宗教信仰,读《金刚经》是我的一位国学老师引领的,读经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静心,刚开始读的时候思绪总是飘走,根本静不下来,每天40分钟的坚持下来其实也不容易。起初也不理解其中意思,不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不是目的,遇见自己才是目的。
5 u+ s3 x$ B9 V8 h4 `3 _7 U  M( P9 M! O) S# h8 z
   15年还有一个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一看到群里谁的家人离开了就受不了,电视上、网络上也是各种名人离世的消息满天飞。我最常形容自己的心情就觉得自己像羊圈里的小羊,外面有一个被链子拴住的大灰狼,每天都在虎视眈眈的瞪着我,并且在那磨牙咬链子。有一天它磨断了,就该进来吃我了。我太害怕死亡了,甚至连想都不敢想。好像咱们中国人一直都比较避讳去谈论死亡这个词,在我们童年的教育里是避而不谈的,小的时候我们没有被给过面对死亡该如何处理的心理营养,长大后,这一块就显得很苍白,真正该面对的时候,心智好像一下回到了小孩子。我们都知道,人这一生都要经历死亡,谁也避免不了。所以为了让我心理上能接受这个事实,我开始在网络上收集一些经历过亲人离世,并能从新面对生活的案例。那时看过一些明星的采访,比如邓超、柳岩、霍思燕等等,然后我会给自己心理暗示,我也会过得很好的,我一定也能走出来的。" d4 r3 a1 `( U
( D  _. B+ }4 x( ?0 k& }. @& S: A" P
   现在回想那时的自己,格局太小了。凡事都爱陷在现象里,就是当你心里把家里的事当成全世界,当成唯一的时候,你会放大你的痛苦。我看过一个纪录片的小片段,很美,画面是浩瀚的宇宙里,星星点点,地球就在某一个角落,当时那个纪录片的配文是:心若大了,世界就小了。可能有些朋友会说,妈妈就是我的天,爸爸就是我的全部,我不能没有他们。是的,以前我就是这么想的,爸爸妈妈亲人对我们来说真的是最重要的,但这样一直专在牛角尖里会让我们自己很痛苦。也许这就要上升到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了?以我现在的理解,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我认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有意义的,都是肩负使命的,而且每个人不能够为别人的生命负责任,我们的权利仅仅是照顾好自己,这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了。不管父母、亲人他们发生了什么,他们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买单。我们小时候经常受到这样的教育,父母可能会说“你是我的全部,你就是爸爸妈妈的全部,如果有一天你发生意外了,爸爸妈妈也没办法活下去了”。我小的时候,父亲就这么跟我说过。爸爸以为他表达的是爱,其实孩子感受到的是压力,生存的压力。好像我过不好,我活不好,就会愧对爸爸妈妈。所以现在很多家属跟我说父母生病后,自己不敢出去聚会、吃饭,因为会有愧疚感,觉得自己不应该在父母生病后有一丁点的快乐、放松体验。我们会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父母连在一起,甚至认为父母过得不好,我也是有过失的。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个人来到世界上有使命,离开这个世界也是因为使命完成了。因为自己只能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8 C9 E1 o2 L9 m; g% G
  Z/ O" A; U7 b4 ~& R8 p   当然现在我也还是害怕死亡,会时有恐惧,但是比7年前真的好很多,遇到妈妈病情进展的时候也是焦虑的,不过会很快回过神来,不允许自己陷在情绪里,不断地给自己心理暗示要冷静。然后再去想解决办法。以前是真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现在经常告诫自己活在当下,就是活现在的每一秒,把当下的事情先做好,该吃饭一定要好好吃饭,吃完继续查资料学习,该睡觉的时候也先睡觉。照顾好自己,才有资格再去照顾妈妈。  X1 g# k* U6 b8 y
( M4 Z0 \! P, b6 x# l! @1 G
   总之2015年,我在忐忑和不断地学习中,和妈妈平安的度过了一年。0 F1 s9 i5 a7 ~

* H! d& M5 K$ ^6 k1 |未完待续。。
; a" [) V' {6 J8 E$ h
微信图片_20210928134459.jpg

40条精彩回复,最后回复于 2023-11-10 09:29

忐忑的山羊  高中二年级 发表于 2021-9-16 00:4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心理咨询师诗言  版主 发表于 2021-9-28 14: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盘锦
9月26号
' c7 x* W. V0 H. V3 g    最近的压力比较大,明显感觉自己一些焦虑的情绪通过日常生活表现出来。比如会跟孩子发脾气,会容易心急,会容易发生口角等。
% C1 P0 Q, F* h' K
' V3 K* Q: y* O" q9 v
4 o/ G' L& L& M' @   先附一张妈妈最新的治疗记录吧。这几天为什么焦虑呢,因为她头部进展了,然后我们讨论妈妈后续的治疗方案时,医生说,有可能全脑放的后遗症会让她变得痴呆,记不住家在哪等等。这些话好像扎在了我的泪点上。回去的路上,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好在这几年最大的进步是情绪调整的很快。不断地跟自己进行正面暗示,在车里坐了一会就回家了。  ~" }2 q) K, {' B
& r! t% |! Q( H4 b" l
   今天下午老爸老妈飞去自贡一家医院做介入化疗和颈动脉灌注,这次我没能陪伴,但总有种母行千里儿担忧的感觉。' \1 g0 r9 m1 `) ~" @
: h7 B; ]* E; i" M9 X
   继续回忆2015年的心路历程吧,15年的妈妈已经进入靶向药治疗阶段。我们虽然基因检测是阴性,无突变,但我还是不死心,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每个月以cea来判断是否有效,三个月一次ct复查。15年的妈妈是非常幸运的,靶向药都很有效,但我是每天都提心吊胆的,因为就怕哪一天突然进展。那时候自己也会读很多治疗贴来涨经验,自己也有个记录本记录一些别人家遇到的突发状况,万一我妈也遇到,不至于不知所措。
4 {$ x, K& K$ d! F
" K; W0 m* ?/ d: i9 e   15年的时候,我还没有接受心理治疗没有系统的学习心理学,那个时候给我最大帮助的就是美国漫威等一系列电影,我本人并不是漫威迷,只是在这些充满超能力的电影里我似乎能找到精神的依靠和支柱。好莱坞的很多大片里展现的故事情节总是能让人在绝处逢生,逆境中翻转,所以每次看完之后,我好像也能获得一些力量。我试着在一些影片里接受死亡这件事。刚开始看到一些主角的离去,会感觉心脏被压抑的快要窒息了,但是电影里的那些人物会擦干眼泪继续肩负使命勇敢的活下去,我在想,我是不是也是上天派来肩负重要使命的人。很多个夜里,就这样一面心怀忐忑一面又有些许希望的入睡了。当然,半夜还是会经常惊醒,总是噩梦连连。
9 J4 _, i8 F. |' A" r5 D2 K! O2 d, {
   15年整个阶段,我还是个非常愿意抱怨生活的人,似乎总觉得生活对我不公平,那凭啥别人就没事,咋就我的生活一地鸡毛?遇到事情的时候也特别爱跟别人吵架、针锋相对,那个时候躯体上最大的反应就是口渴、心焦,做事也是非常不耐烦。就是感觉全天下人都欠我的,我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你们都理应同情我。(此刻,我好想做个捂脸的表情)。1 y- K6 E- \2 O+ f1 ?. S5 B3 Y
4 @) U6 X5 U# U2 U( M
   后来我读到一本书,叫做《秘密》,朗达拜恩的吸引力法则三部曲之一。我才发现我原来是多么的糟糕,因为我内心想的都是抱怨、埋怨和负面的信息,所以我的生活中吸引而来的都是负向的事物。吸引力法则是指(以下来自百度)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规律性的运转,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地球才能够在46亿年的时间里保持着运转的状态。起初,我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总觉得这不好用,因为我多渴望妈妈能恢复健康,那难道我不停的想要健康,我就可以吸引健康了吗?结果16年的一次复查,妈妈的结果并不太好,肺内增加很多小结节。我甚至怀疑这方法没有用。直到后来,这几年持续的学习,才发现吸引力的奥秘。当你急切的渴望健康的时候,其实你的内心是被恐惧填满的,因为你在健康上是匮乏的,所以你的潜意识里更多关注的是不健康的方面,那自然吸引到你身边的人和物都会是负向的。
, a& B- o1 ?; O) `# a: H% P2 r0 G7 I: \- E( V
   其实吸引力法则是希望我们多去看到我们做到的、拥有的那部分,并且心怀感恩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正确的运用吸引力法则,就是你在内心深处真心的觉得你是富足的,你不需要追逐任何东西,只有在这种发心的状态下,你才能无为,然后无所不为。腾讯上也有吸引力法则的电影,有时间大家也可以了解一下。这套书的作者是朗达拜恩,吸引力法则系列有三本书《秘密》、《力量》、《魔力》。都是值得一看的。
, }+ E* o# M! B* L9 A# G) D1 D7 c" c4 Q1 S$ ^$ n1 a' I
   当然和一些病友聊天的时候,大家给我的反馈也有静不下心来,就是很烦躁,看书更是不可能的,看不进去。我特别能理解大家,我们的经历很像,所以大多数的心理体验我都有。
: R8 H3 u7 _1 n4 E" L3 g我在非常烦躁,静不下心来的时候会写日记。在微博上支言片语的写几句,这个方法也推荐给大家。因为当你写字的时候,你是和自己在一起的,跟自己的感受相连接的。我们很多人是不是经常有这种感觉: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莫名其妙的烦;莫名其妙的悲伤,想哭......造成这种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的感觉的原因之一就是跟自己的连接太少了。你只活了个躯体、外壳,你的心灵、灵魂、精神领域已经太久没有照顾到了。所以当你有不知道这种感觉升起的时候,你一定是把自己丢了,要赶快和自己的内在说说话,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的方法,我自己比较好用还有冥想、读《金刚经》静心等等。) i/ \1 u6 H- J! E
: X/ M. g3 l* N: ^# V; l3 G
   提一嘴,我没有宗教信仰,读《金刚经》是我的一位国学老师引领的,读经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静心,刚开始读的时候思绪总是飘走,根本静不下来,每天40分钟的坚持下来其实也不容易。起初也不理解其中意思,不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不是目的,遇见自己才是目的。8 l- D; `. F2 z, e$ ^0 c7 _! h

7 j9 t! y  T- y; P4 ?   15年还有一个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一看到群里谁的家人离开了就受不了,电视上、网络上也是各种名人离世的消息满天飞。我最常形容自己的心情就觉得自己像羊圈里的小羊,外面有一个被链子拴住的大灰狼,每天都在虎视眈眈的瞪着我,并且在那磨牙咬链子。有一天它磨断了,就该进来吃我了。我太害怕死亡了,甚至连想都不敢想。好像咱们中国人一直都比较避讳去谈论死亡这个词,在我们童年的教育里是避而不谈的,小的时候我们没有被给过面对死亡该如何处理的心理营养,长大后,这一块就显得很苍白,真正该面对的时候,心智好像一下回到了小孩子。我们都知道,人这一生都要经历死亡,谁也避免不了。所以为了让我心理上能接受这个事实,我开始在网络上收集一些经历过亲人离世,并能从新面对生活的案例。那时看过一些明星的采访,比如邓超、柳岩、霍思燕等等,然后我会给自己心理暗示,我也会过得很好的,我一定也能走出来的。
: N+ i% z  j5 }# F! q9 z! o2 J7 w, h: u
   现在回想那时的自己,格局太小了。凡事都爱陷在现象里,就是当你心里把家里的事当成全世界,当成唯一的时候,你会放大你的痛苦。我看过一个纪录片的小片段,很美,画面是浩瀚的宇宙里,星星点点,地球就在某一个角落,当时那个纪录片的配文是:心若大了,世界就小了。可能有些朋友会说,妈妈就是我的天,爸爸就是我的全部,我不能没有他们。是的,以前我就是这么想的,爸爸妈妈亲人对我们来说真的是最重要的,但这样一直专在牛角尖里会让我们自己很痛苦。也许这就要上升到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了?以我现在的理解,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我认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有意义的,都是肩负使命的,而且每个人不能够为别人的生命负责任,我们的权利仅仅是照顾好自己,这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了。不管父母、亲人他们发生了什么,他们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买单。我们小时候经常受到这样的教育,父母可能会说“你是我的全部,你就是爸爸妈妈的全部,如果有一天你发生意外了,爸爸妈妈也没办法活下去了”。我小的时候,父亲就这么跟我说过。爸爸以为他表达的是爱,其实孩子感受到的是压力,生存的压力。好像我过不好,我活不好,就会愧对爸爸妈妈。所以现在很多家属跟我说父母生病后,自己不敢出去聚会、吃饭,因为会有愧疚感,觉得自己不应该在父母生病后有一丁点的快乐、放松体验。我们会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父母连在一起,甚至认为父母过得不好,我也是有过失的。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个人来到世界上有使命,离开这个世界也是因为使命完成了。因为自己只能为自己的生命负责。7 f8 I' W4 `6 ~2 ^+ B
8 O' O# i5 I- C6 e- o5 N% s
   当然现在我也还是害怕死亡,会时有恐惧,但是比7年前真的好很多,遇到妈妈病情进展的时候也是焦虑的,不过会很快回过神来,不允许自己陷在情绪里,不断地给自己心理暗示要冷静。然后再去想解决办法。以前是真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现在经常告诫自己活在当下,就是活现在的每一秒,把当下的事情先做好,该吃饭一定要好好吃饭,吃完继续查资料学习,该睡觉的时候也先睡觉。照顾好自己,才有资格再去照顾妈妈。
9 u" O& K' P& r* C! v* r- s6 M" P- B5 E
   总之2015年,我在忐忑和不断地学习中,和妈妈平安的度过了一年。. J. n9 l! N- f1 b6 g% M2 D

+ U& v7 W6 j3 A+ k5 u' B9 Y未完待续。。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xinxin86  高中一年级 发表于 2021-9-28 18:0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
治疗顺利还觉得老天眷顾,治疗比别人不顺利会觉得老天就是想让我别活着。您说的一句不知道怎么活了,要不别活了?想着又不行,孩子太小不能没有妈啊,我还得带爸妈治病呢。但又确实活的心惊胆战没有希望一般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心理咨询师诗言  版主 发表于 2021-9-28 18:11: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xinxin86 发表于 2021-09-28 18:07, b+ `# @* ?& q- w% Q, t; ?" c
治疗顺利还觉得老天眷顾,治疗比别人不顺利会觉得老天就是想让我别活着。您说的一句不知道怎么活了,要不别活了?想着又不行,孩子太小不能没有妈啊,我还得带爸妈治病呢。但又确实活的心惊胆战没有希望一般
  a, H& n- F+ y$ W- a# q
这就是我那时候的心理过程啊。那时候就觉得活不下去了。特别脆弱。但是为了支撑妈妈,就这个信念,开始越来越好了。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xinxin86  高中一年级 发表于 2021-9-28 18:58: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
心理咨询师诗言 发表于 2021-09-28 18:11) R  q) o; ^# ^+ N) i
这就是我那时候的心理过程啊。那时候就觉得活不下去了。特别脆弱。但是为了支撑妈妈,就这个信念,开始越来越好了。

4 y$ y( \4 ^: V4 S6 f5 P我现在就是这个状态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心理咨询师诗言  版主 发表于 2021-9-28 19:08: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xinxin86 发表于 2021-09-28 18:58
) h6 V* `7 r( d9 B4 E7 h+ h7 [1 M我现在就是这个状态

# f7 ?+ R0 Z4 F- H( c所以我写下来,是希望给大家一些借鉴,我能走过来,大家也都可以。我提到了一些方法,可以试试。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丹妮888  高中一年级 发表于 2021-9-30 21:32: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吉林延边州延吉
心理咨询师诗言 发表于 2021-09-28 19:08
" p* i' W! \5 D7 _1 l: r6 K; Y所以我写下来,是希望给大家一些借鉴,我能走过来,大家也都可以。我提到了一些方法,可以试试。
! j& @: h: N1 y3 x" @  H# z: b
读完后受益匪浅,很感谢有这么优秀的文章,上面说的每一步每一种感受我的接触过,近期第一次接触了进展,内心很紧张,已经连续一个月没睡好觉,每天都会给妈妈打电话,问她现在怎么样,今天有没有好转之类的,其实后来才明白我的这份焦虑也传到她那里,她也跟我一起焦虑起来,但现在好多了。癌症患者和家属都需要强大的内心,真的很谢谢你的分享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心理咨询师诗言  版主 发表于 2021-10-1 18:58: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丹妮888 发表于 2021-09-30 21:32* N! Z4 }& q9 z: M$ p8 ^- A5 I5 m
读完后受益匪浅,很感谢有这么优秀的文章,上面说的每一步每一种感受我的接触过,近期第一次接触了进展,内心很紧张,已经连续一个月没睡好觉,每天都会给妈妈打电话,问她现在怎么样,今天有没有好转之类的,其实后来才明白我的这份焦虑也传到她那里,她也跟我一起焦虑起来,但现在好多了。癌症患者和家属都需要强大的内心,真的很谢谢你的分享

# u( v5 [4 q" h1 }+ K3 Y是的,所以咱们家属在面对父母、亲属的那一刻,一定要提升“演技”。我们轻松,他们也会被我们的情绪带动。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一滴水  初中三年级 发表于 2021-10-2 12:1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石家庄
感谢美女 希望多看到你的文章 写的真好 把我们家属的心理都写出来了 你理边说进群交流 怎么进你的群 我在咱们与癌共舞6群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回复
  • 转播
  • 评分
  • 分享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