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4年2月2日DR发现左上肺占位,PET-CT确诊肺恶性占位。2014年3月22日在北京中科院肿瘤医院确定胸腔镜手术,术中发现胸膜转移,改为姑息切除原发灶,送病理确定肺腺癌低分化,19基因突变。术后出院,按专家意见适合靶向药治疗,建议吃了凯美纳,吃了第五个月,病灶进展,胸背部疼痛,开始消瘦,发低烧,恶液质特别典型,没敢继续再换靶向药治疗。2014年8月在北京三环肿瘤医院进行输液化疗,培美曲塞(力比泰)+卡铂,收到奇效,病灶稳定,转移灶基本消失,体质也好了很多,化疗第5疗程,单药维持时,培美曲塞耐药。继续相信化疗,遂改2线方案吉西他滨+多西他赛+贝伐珠单抗,无效。遂继续尝试靶向药治疗,易瑞沙无效、阿法替尼无效、特罗凯无效;最后把9291定为救命稻草,吃了一个月,症状没改善,而且加重,又尝试多吉美,副作用很大,也是没有效果。2015年11月,到中科院肿瘤医院复查,双肺多发转移、纵隔淋巴转移、全身多发骨转移,遂三环肿瘤医院李峻岭拿了方案进行化疗,白蛋白紫杉醇,效果很好,全身疼痛很快减轻,一疗程后复查,病灶稳定。打了第二疗程,在家过了春节,突然头疼全身不适,北京复查病情进展,而且脑转移。2016年2月遂调回力比泰化疗,未见改善,3月8日转放疗科头部全脑放疗,中间全身疼痛难忍,采取吗啡镇痛,副作用在妻身上很大,恶心呕吐,便秘都有,放疗结束症状没见改善,情绪不稳低落。2016年3月22日,全身疼痛剧烈,奥斯康定只能止痛数小时,遂转徐医附院核医学科采取锶-89治疗,希望能减轻疼痛,出院后,继续尝试9291治疗。至2016年4月8号症状没见好转,病情进一步恶化,恶心呕吐、奥斯康定止痛效果变差,妻感觉生不如死,几次求我想办法结束她生命。我安抚妻子说还有好多药物没试,明天就试,不能相信专家的话,有时也有柳暗花明的时候,我们赌一把。2016年4月9日,晚上开始服用克唑替尼,吃药后2小时开始呕吐,一夜没睡,一时陷入绝望,4月10日早上,感觉胃里很难受,我给妻吃了一粒奥美拉唑,慢慢缓解,自己强迫自己吃过早点,有尝试吃了一粒克唑替尼,没吐,中午全身疼痛开始缓解,中间一直没吃止痛药,下午开始有食欲,全身疼痛及压迫感减轻很多,傍晚吃了一碗馄饨,夜里又吃了一粒克唑替尼,至今天早上全身疼痛明显缓解,睡眠也好了,真不敢相信克唑替尼居然对妻子有效,而且奇效。
既往详细治疗过程:性别:女,年龄:36岁2014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背部疼痛,间断性,休息后可缓解。2014年2月1日年初二,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DR和CT提示左肺占位。2014年2月8日徐州医学院附院PET-CT示左肺上叶癌。2014年2月17日准备胸腔镜手术,因怀疑甲状腺和妇科转移,遂转北京就诊。2014年2月18日,就诊于北京解放军总院(301医院),排除了甲状腺和妇科转移,因没病床,遂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治疗。2014年2月26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CT示左肺上叶尖后段可见1.7X2.8cm分叶状结节,边缘可见毛刺,与胸膜条索状粘连,双肺可见多发类结节,边缘尚清。2014年3月3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行“左肺楔形切除术”,术中见壁层胸膜及膈肌转移。病理示左肺上叶中-低分化腺癌,主要呈腺泡型和微乳头型,部分呈实性结构。肿瘤累及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基因检测示EGFR19外显因子缺失。术后左背部疼痛较前减轻。2014年3月26日开始口服埃克替尼(凯美纳)治疗,疗效SD。2014年8月初,自觉左胸背部疼痛较前加重,出现间断性发热,Tma37.5℃。2014年8月21日示左肺上叶结节较前增多、增大,大者约0.8cm,考虑为多发转移瘤。左侧胸膜面结节较前增多,左侧胸腔积液较前明显,倾向胸膜转移。2014年8月27日至2015年1月5日行“培美曲塞(力比泰)+卡铂”化疗6周期,出现Ⅰ度胃肠道反应、Ⅲ度骨髓抑制,疗效评价“PR”。2015年1月8日至2月18日行“培美曲塞”单药化疗1周期,出现Ⅰ度胃肠道反应。复查示肿瘤增大,疗效评价“PD”。2015年2月23日至3月2日行“多西他赛+奈达铂”化疗1周期,出现Ⅱ度胃肠道反应。复查示肿瘤增大,疗效评价“PD”。2015年3月28日至6月8日行“贝伐珠单抗+吉西他滨+卡铂”,化疗3周期,出现出现Ⅱ度胃肠道反应、Ⅲ度骨髓抑制,疗效评价“SD”。因不能耐受,未继续化疗,林洪生开中药调理。2015年6月17日口服厄洛替尼(特罗凯)治疗,左侧胸部疼痛加重,7月中旬停药。开始服用ADZ9291,复查CT进展。2015年9月10日至2015年9月30日行胸膜转移瘤放疗,95% PTV DT 45Gy/3Gy/15f,95% PGTV DT 52.5Gy/3.5Gy/15f,治疗期间出现胸腔积液,给予胸腔穿刺引流,胸腔内注射顺铂30mgX5次。 |
|
|
|
共6条精彩回复,最后回复于 2017-4-29 15:48
尚未签到
作为受益于克里唑替尼靶向药的先行者,感觉有必要在这儿开贴把一些治疗过程中的心得记录下来,希望能有助于更多的受益者。 服用克里唑替尼之前,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但能得到的资讯不多,也许是新药的原因吧,说明书也不是很详细。比较了一下中文说明书,该注意的事项列举太少,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谅解,不明白的地方,还是请多咨询你的医生。 1- 在服用克里唑替尼时,以下药物可能会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克拉霉素,泰利霉素,醋竹桃霉素,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用于治疗真菌感染, 阿扎那韦,茚地那韦,奈非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艾滋病的药物, 酮康唑 2- 在服用克里唑替尼时,以下药物可能会降低效果: 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抗癫痫药物用于停止惊厥或癫痫发作, 利福布丁,利福平,用于治疗肺结核, 圣约翰草(贯叶连翘),草药产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其他疾病 3- 克里唑替尼可能增加下列药物的副作用: 息斯敏,用于治疗过敏, 西沙必利,胃的问题, 匹莫齐特,用于治疗精神疾病, 环孢素,他克莫司,西罗莫司,用于防止移植排斥反应, 二氢麦角胺,麦角胺,用于治疗偏头痛, 奎尼丁用于治疗心脏问题, 芬太尼用于治疗疼痛 请尽量在服用克里唑替尼的同时避开以上药物。 食品和饮料 请避免喝西柚汁或吃西柚,我认为也包括中国的柚子,因为柚子类水果可能会影响克里唑替尼的吸收。 至于克里唑替尼的副作用,主要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疲倦,会影响肝功能,需要随时抽血检查。这些在百度里都能查到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克里唑替尼每天上午晚上各服用一次,尽量保持在同一个时间服用;如果你漏服了一粒,而你发现的时间离下次服药时间差距又少于6小时时,请不要再补服一粒,也不要下一次服用2粒,这是很危险的事,告诉你的医生就可以了。切记!!! 2016年4月12日,服用克唑替尼第三天,早晨开始呕吐,吐后自感胃和食道都火辣辣痛,咽水都痛,上腹很难受,遂暂停口服克唑替尼,给予口服泮托拉唑+香砂养胃丸,30分钟后稍微缓解,继给予莫沙必利口服,还是感觉不舒服,遂给予静脉输液青霉素+奥美拉唑+胃复安三组药治疗。事后判断是服药方式和姿势不对造成食道黏膜损伤,引以为鉴,吃药后一定多喝点水,不要立即睡倒,走动10多分钟后再休息。 2016年4月15日消化道症状缓解,因暂停口服克唑替尼,浑身开始疼痛,间接证明克唑替尼是有效的,继续服用克唑替尼,改成午饭后一次和晚上8:00服用,没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但食欲差,估计是克唑替尼副作用,继续口服泮托拉唑+香砂养胃丸。 2016年4月17日疼痛基本消除,看来克里唑替尼起了效果,精神状态佳,体力也在慢慢恢复。现在对药物的副作用也慢慢的适用了,就是早上有些恶心。但愿能一直这样下去。干咳一直没有改善。 2016年5月6日,抽血查了一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白细胞3.6X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0%,C反应蛋白阳性;肝肾功能正常。咳嗽还是感染造成的,给予青霉素960万单位输液治疗,咳嗽轻微好转。 2016年5月11日去北京中科院肿瘤医院复查,中间出现小插曲,CT提示进展,我也吓了一跳,症状都在缓解怎么进展了,仔细研究发现是中科院影像科发报告太不严谨造成,2016年5月12日的结果居然和2015年11月9日的结果比较的,2015年11月9日的CT结果是病灶比较稳定期,应该和2016年3月17日结果比较才对。 2016年5月12日的CT结果如下: 1、左胸呈术后改变,左侧肺野纵膈旁及脊柱旁多灶斑片、实变影,范围较前增大,炎症?肿瘤进展?请结合临床并追随。 2、双肺及胸膜多发小结节、类结节同前相仿,请继续随诊。 3、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左侧胸膜不规则增厚,同前相仿。 4、双侧颈部、肺门、纵膈平扫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5、心包膜略厚,右胸未见积液。 6、肝脏多发稍低密度灶较前增大,大者长径约1.6cm,考虑为转移可能性大,因平扫建议MR进一步检查。 7、左侧肾上腺体部类结节同前大致相仿。胆囊、胰腺、脾脏、双肾、右侧肾上腺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8、腹腔、腹膜后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腹腔未见积液。 9、多处胸椎、腰椎、右侧髂骨、右侧10后肋、胸骨骨密度不均匀,部分范围较前增大,倾向转移,请结合ECT。 2016年3月17日的CT结果如下: 1、左胸呈术后改变,左侧肺野纵膈旁及脊柱旁多灶斑片、实变影,范围较前增大,建议结合临床密切随访及短期复查。 2、双肺及胸膜多发小结节较前饱满,现大者仍位于左下肺野脊柱胸膜旁,约1.1X0.8cm,请继续随诊。 3、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左侧胸膜不规则增厚,同前相仿。 4、纵膈内淋巴结,较前饱满,现大者短径为1.0cm。余双侧颈部、肺门平扫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5、心包膜略厚,右胸未见积液。 6、肝脏多发稍低密度灶较前增大,大者长径约1.7X1.6cm,考虑为转移可能性大,因平扫建议MR进一步检查。 7、左侧肾上腺体部类结节同前大致相仿。胆囊、胰腺、脾脏、双肾、右侧肾上腺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8、腹腔、腹膜后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腹腔未见积液。 9、多处胸椎、腰椎、右侧髂骨、右侧10后肋、胸骨骨密度不均匀,部分范围较前增大,倾向转移,请结合ECT。 10、左侧上颌窦炎较前减轻,鼻咽、口咽、喉及甲状腺未见明确异常。 2016年5月13日的MR结果如下: 1、脑部多发转移瘤较前不同程度缩小,现大者约0.8X0.6cm。 2、双侧脑室系统基本对称,未见明确扩张及移位。 3、中线结构居中。 4、双侧上颌窦、筛窦炎症。 2016年3月11日头部MRI增强示双侧大脑半球及小脑新见多发异常强化灶,边界清楚,大者1.1X1.0cm,T2WIFLAIR高信号,周边片状水肿,考虑转移。 2016年5月12日,CA125:123U/ml,CEA196.3ng/ml。因为近3月没查,暂时没法比较,总体症状是好转。 2016年5月15日,经综合判断肺部是炎症,给予头孢他啶(上海)4.0+地塞米松5mg输液治疗,克唑替尼继续服用,2016年5月16日,咳嗽明显减轻,食欲也改善,症状进一步好转。继续更新。。。。。。 |
|
|
|
尚未签到
2016年6月17日的CT结果如下: 1、左胸呈术后改变,左侧肺野纵膈旁及脊柱旁多灶斑片、实变影,范围较前增大。请结合临床并追随。 2、双肺及胸膜多发小结节、类结节较前增大,大者0.6X0.6cm,请继续随诊。 3、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左侧胸膜不规则增厚,同前相仿。 4、双侧颈部、肺门、纵膈平扫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5、心包膜略厚,右胸未见积液。 6、肝脏多发稍低密度灶较前增大,大者长径约1.6cm,考虑为转移可能性大,因平扫建议MR进一步检查。 7、左侧肾上腺体部类结节同前大致相仿。胆囊、胰腺、脾脏、双肾、右侧肾上腺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8、腹腔、腹膜后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腹腔未见积液。 9、多处胸椎、腰椎、右侧髂骨、右侧10后肋、胸骨骨密度不均匀,部分范围较前增大,倾向转移,请结合ECT。 |
|
|
|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1]初来乍到
累计签到:152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7]狂热爱粉
尚未签到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1]初来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