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转载来源: 郑小可 肿瘤时间
卡铂是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广泛用于各种肿瘤。
临床大夫在应用卡铂时,药物浓度过高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药物浓度过低则达不到治疗浓度、化疗失败。
那么,到底该如何设计个体化的理想给药方案?是根据体表面积还是根据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确定给药剂量?静脉滴注的速度和时间是否会影响卡铂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我们和大家一同探究下。
大体原则:根据 AUC 确定卡铂的给药剂量
卡铂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主要是骨髓抑制,其中血小板减少最为明显。血小板最低点往往出现在用药后 2~3 周,第 4 周后恢复。
卡铂主要由肾脏排泄,90% 以上以原型从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不吸收。卡铂的 AUC 和肾小球滤过率(GFR)有比较好的相关性。
临床上,如果仅按照体表面积来计算,不关注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对于低 GFR 患者,可能导致严重的骨髓抑制血小板下降;对于高 GFR 患者,则可能导致剂量不足。
所以卡铂应用还是用 AUC 较好,这样计算出的卡铂剂量,可取得最大疗效并最大程度避免不可耐受的毒性。
有的同仁会问,为什么单单卡铂强调用 AUC 呢?
这是因为其他药一方面代谢途径较复杂,另一方面从肾小球滤过后又有肾小管重吸收,所以要计算 AUC 非常麻烦,临床无可操作性。
卡铂总剂量的计算公式
当然,确定卡铂的剂量还应将病人年龄(岁)、身高、体重(Kg)等因素考虑在内。
早在 1989 年 Calvert 等就根据患者的肾功能、身高、体重和可耐受的毒性提出了个体化的剂量公式:
Calvert 公式:卡铂总量(mg)= 设定 AUC ×(肌酐清除率+25)(可根据计算卡或软件进行计算)
AUC(mg/ml/min)取值:常取 5~7
注意:根据公式计算卡铂的剂量是总剂量,而不是每平方米的剂量。
由于肌酐清除率检测复杂,有的医院不常进行此项检查,那么可以通过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来计算肌酐清除率。
男性与女性肌酐清除率(ml/min)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男性肌酐清除率=(140—年龄)× 体重 × 1.23 ÷ 血清肌酐清除率 女性肌酐清除率=男性肌酐清除率 × 0.85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初始剂量和随后剂量
在初始疗程中,每周测定外周血细胞计数,判断血细胞减少的最低点,以便调整下一疗程的剂量。
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如以往有过骨髓抑制治疗史、一般状况差(ECOG-2ubrod2-4 或卡氏评分 ≤ 80)的患者,建议减少卡铂初始剂量的 20%~25%。
65 岁以上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初始剂量及随后治疗剂量。
卡铂的输注时间
在顺铂、卡铂、奥沙利铂三种铂的类似物当中,短时间内输注(<1 小时)可能引起严重的急性超敏反应,而长时间的连续静脉输注(≥ 24 小时)会伴随出现药效的降低。
鉴于这些原因,这三种铂的静脉输注时间趋向于 1~4 小时。目前尚没有前瞻性的随机试验显示输注的特定持续时间(1~4 小时)能作为卡铂的治疗指数。
卡铂药品说明书中推荐,单剂静脉输注时间为 15~60 分钟,临床实际应用也多为缓慢静脉滴注。
充分的化疗前后水合是必要的,不水合可能使肾脏清除率较低。另外铂有诱导的肾功能减退表现为特征性的非少尿性的,损伤的程度可能不直接从血肌酐的变化表现出来。
|